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2:20:33   浏览:975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监发[2000]141号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兵团保险公司,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广州分公司、深圳分公司,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上海分公司,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海口分公司:

  1999年4月以来,中国保监会重点整顿全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促进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对车险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巩固车险市场整顿成果,2000年上半年,保监会先后对深圳、西安、北京、南京、昆明、天津、厦门等7个城市的9家中、外资保险公司的21个分支机构经营车险业务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部分公司的分支机构仍然存在违规经营的问题,个别机构业务管理粗放,违规性质严重,在当地车险市场造成了极坏影响。为维护车险经营秩序,规范车险业务经营行为,保监会依法对违规经营的保险机构作出了严肃处理。现就进一步加强车险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各公司要严格执行保监会制定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和费率,不得擅自修改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和费率。

  二、加强车险监制单证管理。各公司要严格执行保监会《机动车辆保险监制单证管理规定》和《深圳市机动车辆保险监制单证管理规定》的规定,建立监制单证登记制度,做到车险监制单证的领用、发放、核销手续完备,保单各项要素填写完整,按规定装订和管理保单副本,严禁缮制“阴阳保单”,严禁代理人出单。

  三、规范手续费支付行为。各公司不得以现金方式向代理机构支付手续费;不得对直接保险业务支付手续费;不得向被保险人、其他单位或人员支付手续费;严禁重复支付手续费;严禁挪用公司营业费用变相支付手续费。

  四、严禁违规退费。各公司不得对初次登记的新车、不能提供清洁保单或无赔款证明的车辆给予无赔款优待;不得在保单要素未作变更的情况下出具批单退费;严禁以假退保、假赔案等方式变相退费。凡以分期付款方式交付保费的,保险公司必须与投保人签定分期付款协议并在保单上注明“分期付款”字样,并应按实际收取的保费金额分别开具保费发票或收据,严禁以减收或免收末期保费方式变相退费。

  五、规范财务管理。各公司不得从保费收入中直接抵扣手续费、退费或返还等形式违规展业,确应给予无赔款优待的应以减收保费形式实现。应收保费必须如实反映,按规定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严禁私设小金库,以帐外资金支付退费。

  六、各公司要规范参与政府采购保险竞标行为,不得采取扩大保险责任、降低费率、支付高额返还、变相退费等违规手段参与政府采购保险竞标活动。

  七、机动车辆保险监制单证各联应通过电脑终端一次打印完成。对目前确实不具备电脑出单条件的分支机构,各总公司应尽快进行核实、汇总,并分别简要说明原因及实现电脑出单的时间计划,于2000年9月29日前报我会备案。2001年3月31日后,凡经营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各级分支机构必须全部实现电脑出单。否则,保监会将重新审核其经营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资格。

  各公司要认真组织员工全面学习保监会关于整顿车险市场秩序、规范车险业务经营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各级分支机构领导班子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要组织对系统内车险业务经营行为进行自查,于2000年9月29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上报保监会。对拒不执行有关规定,继续违规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和有关责任人,中国保监会将按规定严肃查处。  

    

                    二OO年八月三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相互设立总领事馆的换文

中国政府 马来西亚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相互设立总领事馆的换文


(签订日期1993年10月18日 生效日期1993年10有18日)
             (一)中方去照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致意,并荣幸地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就相互设立总领事馆问题达成如下谅解: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意马来西亚政府在广州设立总领事馆,其领区为广东省、福建省、湖南省、江西省和海南省。

 二、马来西亚政府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古晋设立总领事馆,其领区为沙捞越州、沙巴州和纳闽联邦直辖区。

 三、双方总领事馆成员人数(不包括服务人员)各以十八名为限。

 四、两国政府各自根据本国的有关法律和规定,为对方总领事馆的设立和执行领事职务,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和便利。

 五、两国政府应根据包括《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各项原则、国际惯例和对等原则,友好协商解决两国间的领事关系问题。

 六、总领事馆可在双方互换照会确认本谅解之日起开设。
  上述谅解如蒙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代表马来西亚政府复照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将不胜感谢。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印)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于北京
             (二)对方来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致意,并荣幸地收到外交部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93)部领一字128号照会,内容如下:(内容同中方去照,略)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代表马来西亚政府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上述照会所述内容。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
                             (印)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于北京

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锡政办发〔2008〕301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市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无锡市市区城乡困难群众

  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及时有效解决城乡居民临时生活特殊困难,根据《江苏省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苏政办发〔2007〕132号)、《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锡政发〔2007〕225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临时生活救助是指对城乡困难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特殊原因,造成暂时生活困难时,由政府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一种临时性救助基本制度。

  第三条 临时生活救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则;

  (二)坚持及时、高效、适度的原则;

  (三)坚持属地管理、分级救助的原则;

  (四)坚持救助标准与筹资规模相适应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的实施和管理。

  第五条 具有本市户籍的常住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低保家庭,或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2倍以内的低收入家庭,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临时生活救助:

  (一) 因重病、大病(指符合慈善医疗救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所规定的病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

  (二)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

  (三)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一)因打架斗殴、交通肇事、酗酒、赌博、吸毒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二)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拒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四)无理取闹或谩骂、侮辱、威胁工作人员的;

  (五)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第七条 申请临时生活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核定与计算办法,按照《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锡政发〔2003〕149号)和《无锡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锡政发〔2004〕221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临时生活救助标准,应当根据救助对象困难原因、程度、种类等因素,结合临时救助资金状况,合理划定救助档次和标准,实施分级分类救助。

  第九条 临时生活救助金原则上一年只能享受一次。区级一次性救助金最高限额为3000元,市级再救助最高限额为5000元。

  第十条 临时生活救助具体标准,应当结合当地财政收支状况,由各区研究确定。

  第十一条 临时生活救助实行市、区两级救助,按照逐级救助的程序进行。各区民政局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对象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市民政局负责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实施再救助,救助范围与财政体制相匹配。

  第十二条 区级临时生活救助的申办程序:

  (一) 申请人申请临时生活救助,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册、身份证等相关材料。

  (二)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将申请人的申请要求在当地进行公示,并报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审核。

  (三)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对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核查。对无突出争议的申请人,填写《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审批表》,签署意见后报区民政部门。

  (四) 区民政部门根据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提出的审核意见进行审批,作出予以救助或者不予救助的决定,并确定救助金额,发给临时生活救助金;对不予以救助的对象通知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并说明理由。

  (五) 对申请临时生活救助金的调查、审核、审批,原则上从收到完备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

  (六) 对突发性灾难导致无法维持生活的家庭,应当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必要时可报区民政部门直接受理。

  第十三条 市级临时生活救助的申办程序:

  (一)特殊对象在各区实施临时生活救助的基础上,仍有特殊生活困难的,需由个人申请,经社区(村)居委、街道(镇)初审意见后,由区民政部门撰写专题报告,报请市民政局审批。

  (二)市民政局对区报送的救助对象进行核查,根据救助对象临时生活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困难种类等因素进行审批,作出予以救助或不予救助的决定,并确定救助金额,发给临时生活救助金;对不予以救助的对象给予退回,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临时生活救助资金由市、区根据救助支出需要,通过财政预算、福利彩票公益金、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市级按市区行政区划户籍人口每人1元的标准筹集,区级按辖区内行政区划户籍人口每人不低于3元的标准筹集。

  第十五条 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实行财政专账管理,专项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度使用,不得用于平衡预算或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 民政部门每年10月份提出下一年度临时生活救助金用款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财政预算。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临时生活救助金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及时核拨,保证发放。

  第十七条 临时生活救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财政、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十八条 临时生活救助应坚持民主评议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九条 对因弄虚作假骗取临时生活救助金的,一经查实全额追回冒领款物,一年内不再受理申请。

  第二十条 国家机关和有关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临时救助工作中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因流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等自然灾害,以及较大范围环境污染、破坏性灾害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社会性灾害实施的救助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二条 江阴市、宜兴市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各区应当依据本办法,制定临时生活救助具体操作规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